登革熱檢測試劑的檢測原理究竟是什么呢?
點擊次數(shù):820 更新時間:2021-03-25
登革熱病毒是黃病毒屬,主要分布于熱帶和亞熱帶地區(qū)。通過蚊子傳播,主要是埃及伊蚊和白紋伊蚊。登革熱病毒感染可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癥狀,從不明顯的癥狀到致死性的出血性疾病。典型登革熱或斷骨熱的特征是突然發(fā)熱、劇烈頭痛、肌痛、關節(jié)痛和皮疹。雙相發(fā)熱病程常見失眠和厭食,失去味覺或口苦。登革出血熱和登革休克綜合征都是嚴重的并發(fā)癥,通常與感染第二種血清型有關。利用 ELISA 方法檢測登革熱病毒的 IgM 抗體是非常重要的程序,尤其是對于繼發(fā)性登革熱病毒感染,繼發(fā)性感染患者并發(fā)癥的發(fā)生幾率較高。盡管檢測水平在感染后八個月仍存在,登革熱出現(xiàn)三至五天后便可檢測到血清 IgM 抗體且通??沙掷m(xù) 30-90 天。
登革熱檢測試劑的檢測原理:
血清中存在的登革熱病毒 IgM 抗體,與微孔測試條上聚苯乙烯表面附著的抗人 IgM 抗體結合。用抗原稀釋劑將濃縮的登革熱 1-4 型抗原溶液稀釋到正確的工作容積。用昆蟲細胞表達系統(tǒng)產生抗原,用特異性單克隆抗體純化抗原。在稀釋后的抗原中添加等體積的辣根過氧化物酶(HRP)標記單克隆抗體(MAb),形成抗原 MAb 復合物。清洗測定板上的剩余血清,將抗原 MAb 復合物添加到測定板中。在培養(yǎng)完成后清洗微孔,再添加無色的底物系統(tǒng)- 四甲基聯(lián)苯胺/過氧化氫(TMB 顯色液)。底物被酶水解后,顯色液變藍。用酸終止反應后,TMB 變黃。顯色表示測試樣本中存在抗登革熱 IgM 抗體。